Search

  • Share this:

https://vocus.cc/eoiss/612b6daffd8978000154cc84 方格子
https://tinyurl.com/22tf9fhs Medium
========

今天講到第四,說白了就是,我們想要的是翻身,不是賺錢。年輕人不懂階級中的文化要素,所以一切簡化成錢,除了媒體宣揚的以外,這年代消費主義促使年輕世代,用消費定義自己也是主因。

但年紀慢慢上去,人生體悟多了,會看到很多社會跟文化資本的累積問題,有錢的確還是很重要,但對有小孩的人而言,自己的無形資本轉移不過去會更痛苦。

多數人對賺錢執念很深,大致分兩類。一類是家境本就一無所有,有錢就瞬間升格,把自己的位階拉上去。另一類是台灣被塑造的軍公教階級,理論上應該是沒有非常在意錢錢錢的中產階級,但因為文化底蘊不足,導致品味沒上去。

呃,別再說啥我侮蔑什麼,我家就是這種典型。周邊看到每一個深藍底的,對文化以及品味,幾乎都還是用錢去看待,能夠從歷史文化跟各種社會切入點,去細細感受到「人文」的,真的很少很少。

這也沒辦法,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文章,逃難過來的,除了我爹這種在中國就有中學以上學歷的,其他人呢?

只是這種話講多了很難聽,畢竟青年軍體系,跟政學系那種知識分子,佔的比例並不高。而現在的第二代到第三代.......也才剛剛進入有錢脫貧沒兩代人,累積不出那種人文素養。

所以,一切談錢最直接,生命中沒有比錢更高的價值。

你以為台灣很慘?不,中國那個文革後一切歸零的更慘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